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互融共进成势见效 切实推进松滋宜都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
信息来源:政协松滋市委员会 | 发布时间:2022-09-22 10:11

政协松滋市委员会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战略布局,明确“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近年来,松宜两地在精细磷化工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共推、区域协同发展先行区共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体化发展破题开篇、成势见效。立足松滋实际,就切实推进松滋宜都协同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一)政策支持势在必行。今年8月,全省出台了“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重点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产业互动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外开放互利共赢、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县域经济互融共进,以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落实区域发展布局,政策优势推进发展向好。

(二)地缘交错成在必然。今年731日,松滋、宜都在临港工业园举办协同发展先行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两地共51个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达到343亿元。两园融合、两港联动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产业相近志在必得。两地紧邻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推进绿色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分工协作联系紧密,产业链、供应链相互依存,大有可为。

二、正视现状,迎难而上

(一)破除思想障碍。松滋工业底蕴深厚,但主要指标不及宜都二分之一,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宜都总量之大、实力之强、人均之高、面貌之新、当前之快、未来之美,虽近在咫尺但已难望项背。我们必须对标先进,思想破冰,攀大附强,在协同发展中迅速挤进快车道。

(二)破除体制障碍。行政区划隶属不同,导致政策、经济、产业、企业缺乏必然联系,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集约集聚,更不利于区域整体协同协调发展。

(三)破除发展障碍。两地土地交错,山体较多,空间发展受限;基于各自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参差不齐;随着环保政策日益收紧,能耗指标严重不足,污染物排放指标接近上限。

三、高点站位,迎刃而解

(一)解放思想束缚跨越发展。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的先导作用,要比沿海、比周边、比宜都更开放、更开明,要正确把握“工业兴市”大战略、“协同发展”新战术、“城东临港”主战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动对接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先行示范,破除束缚,简政放权;不怕吃亏,不怕上当;鼓励创新,容错纠错;倡导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在改革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完善政策。努力把松滋打造成思想观念最解放、体制机制最灵活、发展环境最优良、创新创业最便捷的先行区,久久为功,重振工业雄风。

(二)健全体制机制协调发展。成立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签署重大合作协议,做到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民生同保,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功能互促。

(三)严格规划管控有序发展。高度对接总规、控规、详规,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统筹布局;加速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互联互通,降低配套成本,统一收费标准;研究制定政策,打破行政界线,实施土地等量置换,减少零星地块及代征土地,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完善基础设施共享发展。规划建设松滋、宜都共用疏港铁路,快速建设当枝松高速公路,持续实施区域公路改造升级和互联互通,尽快实现两地中心城区公交循环,打造区域“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圈”,畅通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

(五)聚力招商引资持续发展。建立招商引资合作共享机制,加强两地互动,减少项目流失;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紧盯头部企业、上市公司、行业冠军,组团开展招商,共同推介一体化新平台、协同发展新成果,抓大不放小,招大更引强。

(六)推进产业升级集聚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建设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紧盯成长型、税源型、带动型企业,加快培育壮大磷化工产业集群、钙产品产业集群、循环造纸产业集群,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化工转型示范区和千亿级国家绿色循环化工产业集聚区。

(七)配套公共服务创新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文化、医疗均衡化布局、一体化发展;建立人才引进协同机制和信息平台,鼓励区域流动,实现评价协同和结果互认;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推行“跨区域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跨域通办”“多地联办”;共建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共享消防、应急资源,同舟共济,构建平安园区。

(八)强化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建立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加快临界合作,共同推进大气、水体、扬尘、抛洒、固废监管治理,解决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维护生态安全,打造“宜荆荆恩”一体化环境保护样板区。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