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政协委员、 市经信局四级调研员 程红
探究荆州市产业聚沙成塔的成因: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支持重点产业突破式发展,形成了以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化装备等11条重点产业链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产业基础升级再造。提炼企业引领行业的成因:荆州市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创新赢市场。比如,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借助参与国内首艘大型压裂船等“大国重器”建设,不断扩展业务版图,有力助推荆州市石油装备产业聚势前行。总结厚植发展潜力的成因:荆州持续深化“十问十帮”温暖行动,着力化解企业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服务工业企业发展。比如,以沙市区为试点为规上企业配备“金融顾问”团队,解决企业发展困境。围绕企业创新源分析人才需求,出台“2024年荆州市服务工业企业用工九条措施”,多部门形成合力,助力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积极拓展企业“双循环”发展路径,组织行业企业分享会,搭建交流平台,为实现共赢谋求合作共话未来。
但是,在以进促稳中寻找不足,我们依然存在对外部环境信心不足、对重要增量培育不足和对智绿融合理解不足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因此建议,多措并举以“12345”并联式结构推动我市产业质效跃升,加速创新激发动能、加速转型释放效能、加速增长叠加量能。
“1”是建立1个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入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研究,探索利用算力数据助力各级政府在运行、协调、决策、服务和监管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决策共谋。建立数字专家智库,定期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研讨会,立足“双集中”发展战略,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为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2”是推动2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我市已出台《荆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下一步是聚焦家用电器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石油石化及其装备制造等3个细分行业,推动不少于20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快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加大数智化投入,实现从基础数字化应用逐步向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延伸,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
“3”是着力“三量”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要加强“同树根”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创新驱动在做优主导产业存量、招引未来产业增量、激发科技创新变量上下功夫,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链主”企业更是产业链的“牛鼻子”,是构建产业链的主体力量,承担产业链的组织者和价值分配者角色。在全球产业链呈现区域化和内链化重构趋势背景下,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重塑价值链结构,引导企业在当前经济格局中赢得发展主动权,带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4”是以“四化”并联式发展主导优势产业。聚焦主导优势产业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联接赋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指示。我市应在“双集中”发展中紧扣“双碳”目标为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四化”并联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始终秉持“数字赋绿”理念,引导产业链企业共同节能降碳。
“5”是以改革为切口激活民企动力源。从发展的角度看,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他们发挥着稳就业、稳预期的作用,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轻装上阵”高质量发展护航。建议为11条产业链配“金融顾问”,为产业链适时“诊断”和服务,及时响应链条企业融资需求,为产业链重要供应链企业化解融资难问题。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 鄂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号